22.子曰:“事君,远而谏,则讇也 ;近而不谏,则尸利也 。”子曰:“迩臣守和,宰正百官,大臣虑四方。”子曰:“事君欲谏不欲陈。《诗》云 :‘心乎爱矣,瑕不谓矣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远而谏,则讇:讇本亦作“谄”,是“陷”的假借字。陷,谓“陷谏”,也就是为义、为君,不避丧生之祸,不怕陷于罪之谏。案与君疏远,越级犯分而谏,弄不好是要遭杀身之祸的,故名之为“陷谏”。
尸利:尸,谓祭祀时所立之尸。案尸不言而受享祭祀,臣食利禄而不谏则似之,故曰“尸利”。
《诗》云:案下面的诗句引自《诗·小雅·隰桑》。
瑕:胡。孔子说:“侍奉国君,与国君关系疏远而进谏,是不怕陷于罪;与国君关系亲近而不进谏,就是白食俸禄。”孔子说:“近臣的职守是〔助君〕协调国事,冢宰治理百官,大臣谋虑天下四方的事。《诗》说:‘心中喜爱他,怎不相劝告?心中想着他,哪天忘过他?’”
23.子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 ;易进而难退,则乱也 。故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乱也 。”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案国君当衡量、考察人臣的才能和政绩而后决定任用或提升,是难进;不称职者则罢退之,是易退。位有序,谓贤愚有别。
易进而难退,则乱:案国君不辨贤愚,使小人以谗佞而得进,是易进;小人进而恃君宠以固其位,是难退。乱,谓贤愚不别。
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乱也:案宾客到来而主人迎接,从进大门,到阁门,直到进入庙之门前,要先后三次互行揖礼,并相互谦让,而后进入庙门,即所谓“三揖而进”。而当客人告辞时,仅一辞而已,主人拜送,客则去而不顾,即所谓“一辞而退”。举此礼例,以明国君用人亦当“难进而易退”,否则就将乱朝廷之位。孔子说:“侍奉国君,晋升难而罢官易,官位就能〔贤愚有别而〕排列有序;晋升容易而罢官难,官位就混乱了。因此君子作客要与主人三次互行揖让之礼而后进门,离去时仅告辞一次,这样来远避混乱。”
24.子曰:“事君三违而不出竟,则利禄也。人虽曰不要,吾弗信也。”孔子说:“侍奉国君多次与君政见不合而不出境离去,就是贪利禄了,即使有人说他并非贪求什么,我也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