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古郡名郡治在今安徽宣城广阳是汉朝至西晋期间幽州刺史部下的
宣城:古郡名。郡治在今安徽宣城。
广阳:是汉朝至西晋期间幽州刺史部下的一个郡国,其地在今北京。领校:郡的军事长官。
韩友:字景先,晋庐江舒(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曾任广武将军,史书载其“善占卜,能图宅相冢”。
暝(mínɡ):日暮,夜晚。
欻(xū):忽然。
斫(zhuó):用斧砍。
宣城人边洪,任广阳领校,母亲去世后回家。韩友去拜访他,其时天色已晚。韩友从边洪家出来告诉随行的人:“赶紧收拾行李,我们要连夜离开这里。”随从说:“今天已经晚了,走了几十里的草地,为什么急急忙忙又离开呢?”韩友说:“这里血流满地,怎么可以再住下去。”边洪苦苦挽留,韩友没有同意。这天夜里,边洪忽然发疯,绞杀了两个儿子,还杀了妻子。又砍杀父亲的两个婢女,都被砍伤,然后他就逃跑了。几天后,才在宅院前面的树林中找到他,已经上吊死了。
天竺胡人法术
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其人有数术:能断舌复续,吐火。所在人士聚观。将断时,先以舌吐示宾客,然后刀截,血流覆地,乃取置器中,传以示人。视之,舌头半舌犹在。既而还取含续之。坐有顷,坐人见舌则如故,不知其实断否。其续断,取绢布,与人各执一头,对剪,中断之。已而取两断合,视绢布还连续,无异故体。时人多疑以为幻,阴乃试之,真断绢也。其吐火,先有药在器中,取火一片,与黍餹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张口,火满口中,因就爇取以炊,则火也。又取书纸及绳缕之属,投火中,众共视之,见其烧爇了尽;乃拨灰中,举而出之,故向物也。
永嘉: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
天竺:古代对印度的称呼。
黍餹(tánɡ):用黍米制成的糖。
爇(ruò):火。
西晋怀帝永嘉年间,有一个天竺国的人来到江南。这个人会多种法术:能把舌头截断再接上,能吐火。所到之处都有很多人围观。他准备断舌时,先吐出舌头给观众看,然后用刀截断,血流满地,于是把断舌放到器皿中,传给大家看。看他的嘴里,半截舌头还在。然后取出器皿中的半截舌头,放入口中连接。坐了一会儿,在座的人看到他的舌头完好如故,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断过。他表演断物续接,先取一匹绢布,和人各执一头,从中间剪断。旋即将两截断绢合在一起,看绢布仍然连在一起,和开始没有区别。当时有人怀疑是假的,悄悄一试,真的剪断了绢布。他表演吐火,先把火药放在器皿中,取出一片,和黍餹混合,反复吹气,一会张开口,满口都是火,接着就用这火来做饭,真的是火。他又取书纸以及绳线之类投入火中,大家一起察看,发现都全部烧光了;于是拨开灰烬,拿出来的,还是原来的东西。
- 如何清洗和保养帽子呢[图]
- 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此诗意有所讽相如文君乃假托之词否[图]
-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图]
-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常思汉土兮心内伤愿为飞黄鹄兮[图]
- 敷播种菑(zī)新开垦的田地惟思陈治疆界畎(quǎn)田间水[图]
- 辅宰相为辅佐帝王之人故称风漏吞舟谓鱼网太疏会漏掉吞舟之大鱼比[图]
- 习凿齿见《言语》 注宣武桓温见《言语》 注,器之看重他荆[图]
- 厚貌饰词伪装忠厚虚饰其词选司旧时主管铨选官吏的机构阶品官吏的[图]
- 郗重熙郗昙见《贤媛》 注,谢公谢安王敬仁王脩见《文学》 [图]
- 洪秋士曰偶亦不必定是两人有三人为偶者有四人为偶者有五六七八人[图]